2023年11月11日

农历癸卯九月廿八

上海玉佛禅寺

圆满举行“传授三皈五戒法会”

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

上海玉佛禅寺方丈 觉醒大和尚

亲授三皈五戒

数百名善信于佛前庄严宣誓

至心皈依三宝 发愿受持五戒

 

【三皈法会】

上午8点30分,求受皈依的善信早早来到寺院报到,从志工手中欣喜地接过皈依证。

 

皈依证上的法名,代表着他们作为佛弟子的新生即将开始。

 

上午9时,玉佛禅寺明照法师、发心法师先后上台教授居士基本佛门礼仪,及法会流程和注意事项。法师们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、演示。

大众聚精会神地仔细聆听,一遍遍用心练习直至动作熟练整齐,声音洪亮有力。

 

上午10点,万佛堂内梵音响起,皈依仪式正式开始。

堂内两序大众收摄身心、衣装整肃。善信代表在引礼师的引领下,恭请三皈本师觉醒大和尚主法。

 

觉醒大和尚慈悲应请,移步万佛堂内,依三皈仪轨主法,鸣尺开示皈依三宝的重大意义及殊胜利益。
大众在法师们的带领下,如法作观迎请十方三世一切三宝证明加持,至诚发露忏悔,郑重宣誓,纳受殊胜皈依体:

尽形寿皈依佛

尽形寿皈依法

尽形寿皈依僧

 

 

受三皈后,大众发四弘誓愿,并承诺依教奉行:

众生无边誓愿度

烦恼无尽誓愿断

法门无量誓愿学

佛道无上誓愿成

 

觉醒大和尚开示

所谓皈依,“皈”就是回归、皈投、回转;“依”就是依托、依靠、依止。人生在世,苦海无常,须有所指引、有所归宿、有所依托,有所安身立命。佛家有云:“生死为海,三宝为船。众生归依,即登彼岸。”能够蒙受佛菩萨的慈悲加被,亲近三宝、皈依三宝,乃是善根福德因缘所至,是累劫修来的福报。《优婆塞戒经》云:“皈依三宝,能出生无量善法,是成就无上菩提的根本,所得福报,无穷无尽。”

佛宝,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称。佛可称作觉悟者,是了悟宇宙人生真理,智慧、福德都已彻底圆满的圣人。皈依者须知信佛乃是前提,而学佛才是旨归。不仅要祈求佛降福、护佑,更要以佛为范,见贤思齐,努力精进,潜心修持,终达佛的境界,成为福慧圆满之人。

法宝,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真经,是佛陀所悟、所授,指导修行成佛的方法和义理。皈依佛法之后,常思佛陀授法设教、普度众生之义,珍惜恭敬,勤于修习领悟,终能破除愚昧,增长慧根;到达离欲出尘、拔苦得乐、转识成智、证悟菩提之境。

僧宝,是严持戒律的出家人团体,是法的践行者,是佛涅槃后佛法的住持者和传播者,是佛法住世的象征,是众生修行路上的良师益友。僧本义为“和合众”,兼具理和、事和两重含义。“理和”,即通过般若智慧,入佛知见、学佛所行,证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;“事和”,即身和同住、口和无诤、意和同悦、戒和同修、见和同解、利和同均六种和合,这是释迦牟尼佛为僧团制定的共住规约。

学佛是一条走向智慧和光明的探索之路,是一条导向生命圆满的成道之路,皈依三宝就是这条路的开端。古人云:“行远必自迩, 登高必自卑”。履行了皈依仪式,就表明我们已经决心以佛陀为导师,以正法为指南,以一切大善知识为今后生活修持的标准。从此刻起,就要摒弃骄慢,严以律己,放下我执,恭敬三宝,以三宝为灯烛星月,走出苦海,显现众生本具的真如佛性;也要积极维护佛教形象,主动利益社会大众,为“庄严国土,利乐有情”作出贡献。

 

三皈仪式后,大众将此殊胜功德普皆回向,祈愿众生早日归投三宝怀抱,究竟离苦得乐!

 

【五戒法会】

 

下午2点,传授五戒法会正式开始。法会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、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大和尚担任三皈五戒本师,寺务处主任、都监长春法师担任五戒羯磨阿阇黎,寺务处副主任、监院慧觉法师担任五戒教授阿阇黎。

引礼师手执香、花、灯、幡,求受五戒善信代表紧随其后,迎请三师。

 

三师应众祈请,拈香礼佛,登临法座,为信众证盟授戒。受戒善信虔跪,合掌礼拜。

 

数百余位求戒弟子虔诚礼拜,祈请三宝慈悲摄受,聆听五戒的意义和功德,于佛前真诚忏悔往昔所造恶业。

 

大众庄重宣誓皈依三宝、发愿受持五戒。当阿阇黎问:“汝尽形寿能持否?”在场居士齐声回答:“能持!”神圣的誓言响彻殿宇。

 

 

在十方三宝的证明和加持下,求戒善信皆欢喜得戒,伴随着“善哉解脱服”的阵阵梵呗声,缦衣披身,正式成为在家优婆塞、优婆夷,身心清凉,欢喜无量。

 

觉醒大和尚开示

 

皈依三宝,只是学佛的开始。想要精进修学,深入实践,更当受持五戒。《大宝积经》中有言:“在家菩萨,应受善戒,所谓五戒。”五戒,具体是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五条。这五戒是一切戒的基础,也是防非止恶、增长善法的根本。

第一是不杀生。即不杀害一切有情众生。十善之中,不杀为首;十恶之中,杀业最恶。诸佛菩萨慈视有情,饶益众生。佛弟子既已皈依三宝,起心动念之间,更当长养慈悲心,爱惜物命,不相伤害。

第二是不偷盗。以盗窃之心,未经他人同意,私自将他人财物占为己有、取离本处,无论是自取、让他人取,均为偷盗。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,以义为利,则财恒足。而一切有主之物,则是“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”。

第三是不邪淫。邪淫,是指与不合适的对象,发生不正当的关系。从世俗的角度而言,持“不邪淫”,也是有助于维护公序良俗与道德规范的。而《楞严经》中说,淫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,“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”“如不断淫,必落魔道”。如果想要在修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,更应先断淫心。

第四是不妄语。妄语是说虚妄不实的话,或以是为非、以非为是,或前益后毁、面是背非:这样的言语是会伤害他人的。而一个时常妄语的人,也会失去他人的信任。大家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,应当善护口业,至诚无欺,不诳他人。

第五是不饮酒。就是不饮用令人丧失理智、心智迷乱的物品。前四种戒被称为“性戒”,被禁止的“杀、盗、淫、妄”本身就有罪业,即使不受戒,违犯了也将感召恶果。不饮酒戒则被称为“遮戒”,因为饮酒本身并非罪恶,但是会诱发其余的恶行,所以应当遮止。《善生经》中说:“饮酒有六失:一者失财,二者生病,三者斗诤,四者恶名流布,五者恚怒暴生,六者智慧日损。”佛教徒应当远离饮酒的过患,保持智慧清明。

蕅益大师在《五戒歌》中说:“受戒易,守戒难,莫将大事等闲看。”大家来到玉佛寺受五戒,参加仪式,好像一个下午就结束了;但持守五戒,却是终身的功课。在仪式中,发愿尽形寿受持戒条,承诺“能持”,就应当“专心一志,口诵心惟”,下大决心,断恶修善。而在未来的生活中,更应当时时警醒,处处践行,护持禁戒,如护身命。不要让五戒仪式变成走过场,也不要让自己的发愿变成喊口号,请大家真正地、尽形寿保护自己的戒体。

“诸恶莫作,诸善奉行。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希望大家受持五戒之后,常念佛法僧,善护身口意,勤修戒定慧,做社会的好公民、佛教的好信徒,积极持戒,守戒,为“庄严国土,利乐有情”作出当代佛教徒应有的贡献。

 

 

三皈五戒 法会圆满

大众同音 念佛回向

法会功德殊胜行 无边胜福皆回向

普愿沉溺诸有情 速往无量光佛刹

十方三世一切佛 一切菩萨摩诃萨

摩诃般若波罗蜜